来源:雪球App,作者: userfield,(https://xueqiu.com/4777061674/315455858)
我们继续医药百股百评,我想找一些值得讲,有看点,未来发展有潜力的公司。今天我们讲讲港股的先声药业。
本文主要讲了先声药业的几个主题
1)先声药业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气质的药企
2)先声药业在战略转折点做了哪些布局
3)未来的先声会是什么样
港股里面有很多在国内医药圈里都举足轻重的药企,Big Pharma的天晴、石药、豪森算是三巨头。再往下梯队里,先声药业是一个老牌并且非常有特点的药企,早期在美股上市,然后2020年在港股上市,而在港股上市前后,公司的经营也有较大变化。
我们可以看看港股上市后,公司做了哪些事儿,通过这些事情,能够管窥到公司怎样的发展战略,而在这样的战略之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一、老牌药企的发家史先声药业是于 2007 年在美股上市,2013 年完成私有化退市。在2007年,年收入就能够达到13亿,而恒瑞当年的收入也不到20亿规。所以,先声算是国内最老牌的药企之一。
在20年前,先声药业就有比较前瞻的眼光,以品种为核心,做了一系列的研发和并购扩充自身的产品线。
2003年,先声首仿上市了依达拉奉,这是一款神经保护剂,这类药物是除了肿瘤外,市场容量最大的药物领域。曾经这个领域也是神药集中营,充斥着各种10亿重磅药,当然在18年出台重点监控目录之后,很多品种都退出医保,导致这个领域有很多品种直接消失在历史长河。我们回到先声的依达拉奉,手握依达拉奉首仿批文,在2007年收购了依达拉奉的二仿博大制药,变相垄断了依达拉奉这款产品的主要市场,在退出医保前,依达拉奉的主要市场玩家还是先声制药。
2006年,先声开始逐步收购烟台麦得津,后者刚刚上市了国内一类生物创新药——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要知道这是20年前的生物靶向药。然后恩度迅速成为先声的第二大品种。恩度属于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其实也是围绕VEGF这个靶点,类似贝伐单抗的靶点。在现在各种抗体药百花齐放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之后可选择的生物药也就是恩度这个产品。所以,站在20年前,先声出手并购恩度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到2020年港股上市时候,恩度已经成为先声最核心的产品,销售额的收入占比达到1/4。
2008年,先声出手收购芜湖中人,拿下了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是一款特殊剂型的化疗药,一直维持在1亿左右销售额。
2011年,先声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合作研发的艾拉莫德获批上市,这是一款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新药,也就是说在现在大热的自免领域,15年前先声就布局了一类新药。
至此,先声药业凑足了自己核心产品三件套,在港股再次上市的时候,依达拉奉+恩度+艾拉莫德 三大品种占据着自己营收的半壁江山。
我们把2003年-2020年,作为先声的第一大发展阶段。前10年完成了核心产品的布局,后10年把这些品种做大做强。在美股上市阶段,收入达到13-20亿级别,等到回港股上市的时候,收入规模已经接近50亿规模。
但在2020年的上市节点,也是公司核心产品面临政策不确定,新老产品切换的时点。
二、美股上市阶段的表现先声药业在美股上市时期,时运其实不大好。
2007年时,美股上市时,首仿大品种依达拉奉快速增长,并且分批并购了烟台麦得津股权,拿下了恩度这个潜力重磅肿瘤生物药。这时候的卖相特别好。
但接下来,就是大家熟知的2008年经济危机,美股股市也不景气。等到危机过后,2009年先声药业要进军疫苗领域,出手收购了延申生物,然后就是熟悉疫苗历史的狂犬疫苗造假案,先声被迫大额计提资产减值。
而2009-2012年,先声的收入进入滞涨期,净利润也出现大幅波动,导致股价也进入横盘期。 所以,在2013年,先声在美股上市了几年后,发现美股市场并没有做到“价值发现”,长期股价不给力,最后选择了退市。
多说一句,早期在美股上市的几个大药企,感觉都没让美股投资者赚到啥钱,印象中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以及先声药业,在美股上市期间,股价表现都一般。反而是回来之后,有了不错的发展。
三、港股回归后的新变化书接上文,先声药业在2020年选择回港股上市,而那年也是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日子最好的一年,前前后后有20多家企业港股IPO。我们看到先声药业在回归前后有了巨大变化,也经历了华丽的转型,我们看看转型前面了的形势以及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布局。
3.1 转型前的产品线隐忧先声药业在刚刚回归港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依达拉奉+恩度+艾拉莫德三大核心品种,收入占比超过半壁江山。
刚上市的转型前期,核心产品线也有一些隐忧,依达拉奉开始走下坡路,2017年还有12亿收入,但到了2019年下滑到9亿,并且在2019年被纳入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并退出医保,导致这个品种后续快速萎缩。恩度销售破10亿成为第一大品种,但恩度作为VEGF靶点的生物药,近些年围绕这个靶点有很多创新药陆续获批,贝伐单抗的仿制药都有十来个了,非小细胞肺癌这个适应症也是众多创新药云集,未来看凭着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比较难突破20亿级别的天花板。第四大品种,瑞舒伐他汀也已经进入到集采时刻,先声选择了弃标,收入占比7%的品种也面临缩量。
同时,整个仿制药业务,也面临集采等政策压力。我们先看先声仿制药业务的变化趋势,其实从2018年就达到了高点,对应的就是依达拉奉、瑞舒伐他汀等产品的销售额高点,接下来的几年基本就是政策负面影响阶段,导致仿制药业务从高点的34亿下降到2023年不到20亿。
如果先声药业没有后续的创新产品推出,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先声药业就是一个不到20亿收入,并且没啥增长的落后版Big Pharma。但好在先声药业过去几年,在创新药领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布局能力,无论是自研还是BD,快速扩充了自己的创新药产品线。
3.2 转型期的创新药支撑我们接着说先声药业的创新药板块对于整体经营的支撑。在2020年,回归港股的时候,只有恩度和艾拉莫德两款药算作创新药,而接下来的几年获批了多款创新药。
2020年: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获批上市,这是 2015 年以来国内卒中治疗领域唯一上市的创新药。
2021年:恩沃利单抗注射液(恩维达)上市,是全球首个且当时唯一获准上市的皮下注射 PD-L1 抗体药物。
2022年:科赛拉(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获批上市,它是全球首个在化疗前给药,拥有全系骨髓保护作用的创新药物。
2023年: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审评审批在中国附条件上市,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3CL 靶点抗新冠病毒创新药。
2024年:恩立妥(西妥昔单抗 β 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与 FOLFIRI 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 RAS/BRAF 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2024年:近期,先必新舌下片获批上市,可用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也就是靠着2020年之后上市的多款创新药,先声药业的创新药板块规模快速翻倍,2023年已经接近50亿销售规模。
回顾先声药业的这批创新药,我们发现先声的产品线布局能非常出色,这一点在二十年前已经有所体现,而2020年后的一系列创新布局,我们从医药投资者的角度,仍然能看到很多闪光点。
先必新:神经系统板块接棒重磅
前文我们说了神经保护剂在医保监控目录以及退出医保政策下,大批量的品种在临床终端消亡,有先声的依达拉奉,也有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奥拉西坦等等。与此同时,也腾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石药恩必普在这种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而先声药业也在2020年上市了接棒依达拉奉的先必新,这款定位于神经保护剂领域创新药的成分其实就是依达拉奉的异构体,我的理解类似拉唑里面的左泮托拉唑或者右兰索拉唑。从疗效看,先必新67%Vs59%,好于原来的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有了先必新,先声也有了“必”字辈的重磅药,准备在神经保护剂市场攻城略地,拿回依达拉奉丢掉的市场。在2020年,也就是先必新刚上市这年,神经系统板块收入已经从高点的12亿下降到7亿,而到了2021年,也就是先必新进入医保目录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神经系统板块收入15亿,同比增长120%。
总结:神经系统业务,通过依达拉奉右旋的产品升级,抵消了原有产品退出医保的下滑趋势,巩固了这个领域的产品力,收入占比30%,是公司主要的业务支撑。随着近期口服剂型上市,预计先必新系列产品天花板可能会奔着50亿级别增长。
恩沃利单抗:也要有款PD-L1
先声的PD-L1很有意思,是多家合作型产品,康宁杰瑞是药物发现和生产,思路迪负责临床开发,先声这种Pharma型大药企负责商业推广。2021年获批上市,2022年的销售额就超过5亿,在整个PD-1/PD-L1市场中吃到了一口肉。
先声药业作为国内销售额50亿级别的头部药企,总要有个PD-1撑场面才行,恒瑞、天晴、石药人手一个,先声就找到了康宁杰瑞的这款PD-L1,其实恩沃利单抗作为唯一的皮下注射产品,产品定位还是有很强差异化。所以,先声药业合作恩沃利单抗不一定贡献多少利润,但在肿瘤板块有了一款基石性产品,为后续的肿瘤药产品线推广,可以搭配出更多组合。
曲拉西利:最快上市的CDK4/6
印象当中,国内CDK4/6只有辉瑞、礼来、诺华以及国产恒瑞,而先声2020年8 月,才BD引进了G1 的CDK4/6,2021年初拿到国内临床批件,2022年7月就拿到了附条件上市批准。这是我看到引进BD项目,最快推进上市的案例。这么快就可以给自己的产品线贡献一款有特色的药物,我觉得大靶点+小适应症可能是秘诀之一,CDK4/6这款产品被辉瑞等国际大药企科普了很久的靶点,而G1这款产品选择的适应症是肺癌化疗后的骨髓抑制,这个适应症的临床应该比较好做,并且很快就能看到临床数据。而FDA的快速获批,估计CDE也就让做个桥接试验就给批了。不管怎么说,仅付了1400万美元的首付款,就快速拿到了一个特色产品,先声的这个买卖是比较划算的!至于后期如何围绕特色适应症去临床推广,就看先声自己在肿瘤科室的销售能力了!
先诺欣:3CL口服新冠药
回顾几年的疫情时代,恍如隔世。而在疫情收尾阶段,批量的批准了好多款疫苗和口服药,虽然这批产品都没赚到啥钱,但属于疫情保底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对A股相关企业带来了绝大的波动。先声药业也在疫情期决定快速开发一款3CL口服新冠药,2021年底引进了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的3CL口服新冠药,2023年初附条件上市,成为了4款国产口服新冠药之一。
回头看,这款药差不多卖了100万盒,并不算多。主要也是疫情结束的快,等药品获批上市的时候,需求已经快速下降了。如果这款药能够有一年的销售窗口,如果人均几盒,如果……,任何一个如果,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几十上百亿销售额。从这次的快速布局新冠口服药,可以看出先声药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时把握机会的能力。
大适应症扫货
先声的BD战略就是对各种大靶点,找小公司去扫货,近期扫到的品种有EGFR西妥昔单抗、流感
EGFR单抗:先声从迈博药业拿到了EGFR西妥昔单抗恩立妥的中国权益,这是一代单抗的五大靶点之一,西妥昔单抗的类似药不多,2024年6月获批的恩立妥算是临床进度较快的EGFR西妥昔单抗。
流感药PA抑制剂:奥司他韦曾经摸到过50亿的销售额,也让大家看到了流感药的重磅性。2021年获批的罗氏的玛巴洛沙韦是下一代流感药,而国内的济川、众生以及先声也都不见了类似靶点的产品,先声拿到的安帝康 ADC189在2024年达到3期临床达到研究终点。现在奥司他韦已经集采了,未来流感这个领域可能就是PA抑制剂了!
IL-4Rα :海外IL-4Rα靶点的度普利尤单抗在2023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国内康诺亚核心价值也是IL-4Rα这款产品。而美股上市的康乃德也是靠IL-4Rα打天下,只不过2期临床数据不给力,导致现在只有不到1亿美元市值了。先声药业在2023年,1.5亿首付款捡漏性质拿了康乃德IL-4Rα的国内权益,我估计公司的想法就是按照临床2期数据,不一定能在FDA获批上市,但国内可能放一马给批文。
达利雷生:这是一款先声引进的改善改善日间功能的失眠药,2024年已经处于NDA阶段。失眠药是一个很能引起投资者遐想的领域,京新药业就是靠着一款失眠创新药支撑市场预期的,而先声在这个领域找到了一款有差异化特点的产品。
四、总结我们回顾了先声药业的发展史,分析了美股上市阶段以及港股上市阶段。无论是2005年还是2025年,先声药业都是以品种为核心做战略布局,而这种战略导向就是找“差异化”,20年前的肿瘤创新生物药、自免创新药都很具有前瞻性,而近几年公司围绕着“大适应症”这个方向做了很多“捡漏性”BD,流感药PA抑制剂、自免IL-4Rα、失眠药都是重磅药导向。
所以,这篇文章写先声药业,主要是去复盘一下企业的战略风格,先声的风格就是不硬刚,尽量做差异化,在港股投资者看来,有些讨巧、有些投机,在港股市场不太受待见。如果换到大A股,50亿潜力重磅的先必新来一波,搞新冠口服药来一波,创新药占比超过70%再来一波……
所以,这就是先声药业,适合A股风格的票,偏偏现在港股上市,那么我们就盯着收入和利润增长吧!
如果大家想听更多医药研究观点,更多医药干货在星球【userfield新医聊】
$先声药业(0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