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买了2014世界杯门票就能躺平狂欢?天真!

2014年的夏天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巴西vs克罗地亚”的门票开售提醒,手心冒汗。凌晨3点的北京, 国际足联官网像被球迷攻陷的战场,刷新键按到冒烟,再说说只抢到一张小组赛第三轮的“边角料”票。你以为买了票就能在桑巴国度狂欢?醒醒, 机票比决赛票还难抢,葡萄牙语不会连问路都可能被当“肥羊”,治安问题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届世界杯哪是看球之旅,分明是“野外生存挑战赛”,不信?听我慢慢掰扯。

先别急着订机票!2014巴西世界杯门票的“抢票血泪史”

你以为世界杯门票是“先到先得”的公平游戏?天真。2013年8月20日零点,国际足联官网正式开售,全球球迷集体熬夜。我同事老王提前三天就设了闹钟, 后来啊系统崩溃了两次等进去好票秒光,只剩巴西对墨西哥的“鸡肋场”,再说说加价三倍从黄牛手里收。根据当时《环球体育》的数据, 揭幕战巴西对克罗地亚的门票,90%被巴西本地球迷和赞助商包揽,海外球迷能抢到的不足5%,中国市场的票更是“买少见少”,某票务平台甚至出现“万元天价小组赛票”。

更坑的是票价。官方说小组赛最低90美元,决赛最低440美元。但实际呢?我在里约街头碰到一个英国球迷, 他花800美元买了半山腰的“山顶票”,连球员脸都看不清,就为感受马拉卡纳的气氛。所以啊,抢门票别迷信官网,多混混球迷论坛,说不定能捡到“退票漏网之鱼”。

别被官网价格骗了!黑市门票的水比亚马逊河还深

2014年世界杯期间,里约科帕卡巴纳海滩的“黄牛市场”比球赛还热闹。我亲眼看见有人举着“决赛VIP票”兜售, 标价2000美元,后来啊一查是假票——票面二维码扫出来是“2013年狂欢节门票”。巴西本地朋友提醒我:“真票带防伪芯片,必须去官方授权点验。”后来我通过球迷群认识了一个圣保罗大学生, 他帮我联系到内部渠道,用1200美元搞到一张半决赛巴西对德国的“中档区票”,虽然贵了点,但至少是真的。

黑市门票最怕“钱票两空”。有个上海球迷老李, 在海滩被“黄牛”忽悠,500美元买了张“内场票”,进场时发现是印着“巴西vs荷兰”的旧票,黄牛早就跑没影了。所以啊,黑水再深也别轻易下脚,宁可多花点钱找靠谱中间人,也别贪便宜吃大亏。

签证?交通?这些坑比决赛点球还刺激

你以为抢到门票就万事大吉?签证和交通才是“拦路虎”。2014年巴西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证费”政策,但需要提供酒店预订单、往返机票和赛事邀请函。我朋友小张为了办签证, 提前三个月订了里约的“胶囊酒店”,后来啊赛事期间酒店涨价三倍,退订还要扣50%房费,再说说咬牙没退,后来啊主要原因是行程没定下来酒店订了却没住白花几千块。

交通更是“灾难”。巴西12个主办城市分散在2000公里的海岸线上, 里约到圣保罗坐飞机要1小时机票提前一个月订才500人民币,但临时买要1500;坐大巴要12小时票价只要200,但空调坏了一半,还中途抛锚两次。我6月15日从里约去贝洛奥里藏特看巴西vs智利, 选了“廉价航空”,后来啊延误4小时到球场时比赛都开始20分钟,门口的安保根本不放人,再说说求了半天半票才进去。

语言不通不是借口!教你三招在巴西“装本地人”

别以为巴西人都会说英语, 我在圣保罗问路,一个老大爷用葡语噼里啪啦说了一通,我愣是一个字没听懂,再说说比划了半天他才指了个方向。后来发现, 学会这几句葡语能救命:“Onde fica o estádio?”、“Quanto custa o ingresso?”、“Ajuda, por favor!”。

翻译APP是神器,但别全信。我用谷歌翻译把“我需要去球场”翻成葡语, 后来啊说成了“我需要爱上球场”,还好对方球迷猜到了意思,笑得前仰后合。更绝的是 我下载了一个“球迷专用翻译包”,里面有“VAR是否越位”“点球大战谁先罚”之类的足球术语,跟巴西球迷聊天时他们还以为我葡语六级呢。

桑巴国度的“非看赛”暴走指南:白天别只盯着球场

2014年6月14日世界杯开幕, 我白天没去看开幕式彩排,反而跑到了里约基督山下。基督山上的救世基督像, 手臂展开像是要拥抱整个世界,站在山顶俯瞰,科帕卡巴纳海滩像一条银色的丝带,铺在蔚蓝的大西洋边。当地人说:“没看过基督像,等于没来过里约。”

晚上去科帕卡巴纳海滩“踩点”,才发现这里才是球迷的天堂。沙滩上摆满了啤酒摊和烤肉架,巴西人穿着黄色球衣,跟着桑巴节奏跳舞,连小孩都会颠球。我花20雷亚尔买了杯甘蔗酒, 加了点青柠和糖,就是大名鼎鼎的“卡琵莉亚”,一口下去,辣得眼泪直流,但配上现烤的烤牛肉,瞬间上头。有个巴西大叔看我喝得爽, 非要请我跳桑巴,我跳得像只企鹅,他却笑得前仰后合,还教我说“Futebol é vida!”。

吃货注意!在巴西, 看球前必须先灌一碗黑豆汤

2014年6月20日我在圣保罗看巴西对智利之前,被当地球迷拉进了一个“小馆子”。老板端来一碗黑乎乎的汤, 上面撒着香菜和葱花,我犹豫着喝了一口,鲜得眉毛都要掉了——这就是巴西国汤“卡尔金霍·德·费霍”,用黑豆、香肠和猪肉炖的,热乎乎一碗下肚,浑身都暖和了。

巴西的烤肉更是“肉食者天堂”。我在里约一家叫“Fogo de Chão”的店, 服务员端着烤串在你面前转,牛肉要七分熟,撒上粗盐,咬一口,肉汁在嘴里爆开。人均200雷亚尔,能吃到扶墙出。但别学我第一天就狂吃, 后来啊第二天肠胃炎,躺在酒店输了一天液,错过了巴西对墨西哥的比赛,现在想起来还后悔。

治安?别信妖魔化!这才是巴西旅行的真实生存法则

来之前, 我妈天天给我发新闻,说巴西小偷多,让我把护照缝在内裤里。来了才发现,治安差没错,但分地方。科帕卡巴纳海滩白天很平安,我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逛了三个小时没人动我。但晚上10点后 千万别往偏僻的巷子里钻,我朋友老王半夜想抄近路回酒店,被三个小青年围住手机和钱包被抢,幸好没受伤。

巴西捕快有“便衣小分队”,专门在球迷区巡逻。我在里约街头看到捕快背着冲锋枪,但态度很友好,还帮我和球迷合影。记住几个原则:别露财,手机揣前口袋,背包背前面晚上别单独出门。我6月25日在圣保罗, 主要原因是没听劝,晚上一个人去贫民区附近吃夜宵,后来啊被抢了50雷亚尔,虽然钱不多,但吓得我之后再也不敢“作死”。

住哪里比买门票还重要!球迷酒店的“位置玄学”

2014年世界杯期间,里约的酒店价格涨了5倍。我一开始订了离球场30公里的“经济型酒店”,后来啊每天坐地铁要2小时还挤成“沙丁鱼罐头”。后来咬牙换了科帕卡巴纳皇宫酒店, 一晚3000人民币,但出门就是海滩,走路5分钟到球场,省下的时间和打车钱,早就值回票价了。

圣保罗的球迷推荐住“保利斯塔大道附近”,这里交通便利,餐厅多,还有24小时便利店。我6月28日住在“圣保罗希尔顿”, 酒店大屏幕直播德国对巴西的半决赛,全楼层的球迷都在看,虽然巴西输了但大家一起哭一起笑,那种氛围比在球场还难忘。

再说说悔没早知道的“冷知识”:2014世界杯的隐藏彩蛋

你以为世界杯只有看球?太天真了。2014年6月12日 我在贝洛奥里藏特参观了“足球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贝利的球衣、罗纳尔多的金球奖,还有马拉卡纳球场的1:1模型。最绝的是“互动区”,你可以模拟罚点球,我试了三次一次都没进,旁边的巴西小孩笑得直拍手。

巴西人看球必穿黄色球衣。我6月18日在里约买了一件巴西10号球衣,后来啊发现满大街都是穿同样球衣的人,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后来我学聪明了在球衣后面写上“CHINA”,后来啊被巴西球迷围着合影,他们说:“中国球迷,酷!”

还有个隐藏福利:世界杯期间,巴西很多景点对持票球迷打折。我6月22日用门票进了里约的糖面包山, 门票半价,还能看到整个里约全景,比导游推荐的“VIP路线”还划算。

别让攻略束缚你, 巴西的狂欢在计划之外

2014年巴西世界杯,我看了5场比赛,错过了3场,却收获了无数故事。在科帕卡巴纳海滩和巴西大叔跳桑巴, 在圣保罗球迷馆和德国球迷一起为对手鼓掌,在贝洛奥里藏特的小酒馆喝到天亮……这些计划外的经历,比任何比赛都难忘。

所以啊,去巴西看球,别太较真攻略。抢不到门票就去球迷广场看大屏幕,语言不通就比划着笑,治安不好就结伴而行。桑巴国度的魅力,从来不在完美的计划,而在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喜。毕竟足球是圆的,生活也是谁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精彩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